全國郵輪游艇設計聯盟2013年8月在上海成立,其核心由國內郵輪游艇相關的藝術院校、船舶設計公司、造船公司、裝飾設計公司與材料設備配套廠商組成。得到了船級社、船舶行業協會、郵輪公司與媒體的大力支持。先后在上海、三亞、珠海、中山、廣州、佛山召開了《郵輪游艇設計與新材料交流會》;參與三亞《2013世界游艇盛典》;籌建研究會;編輯刊物;組織培訓交流活動。已經形成中國本土郵輪游艇設計交流的平臺。全國郵輪游艇設計聯盟及《國際船艇》雜志也成為設計師的良師益友。為貫徹國家十二五郵輪發展規劃和國務院郵輪發展政策,推進我國郵輪設計建造業的發展,聯盟秘書處于今年3-4月份先后去深圳、珠海、中山、佛山、廣州郵輪裝飾材料廠家調研考察;今年5-6月份,先后去上海長興江南造船、振華重工有限公司、江都中海工業有限公司、南京金陵船業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廣船國際、黃埔文沖船廠、廣東船舶研究設計院、廣東中遠船務、南通中遠川崎、中遠配套、北海船廠、黃海船廠、中航威海船廠、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中集來福士船廠、煙臺派格船舶設計有限公司、渤海輪渡有限公司、山東僑鄉郵輪有限公司、極地科學考察中心講座交流。 通過國內郵輪設計建造與配套能力的調研與考察,我們對中國本土郵輪的發展提出如下看法與建議: 中國郵輪正處于起步階段,空白與機遇并存。 毋容置疑,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造船量的大國,遺憾的是中國海洋郵輪至今卻是一片空白。從2006年國際郵輪公司巨頭開始進軍中國郵輪旅游市場,他們憑借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與市場宣傳能力,以外資公司形式活躍在中國沿海已經建好的各大國際郵輪港。相繼國際高檔郵輪公司也紛紛接憧而至。國際郵輪公司的介入,推動中國海外郵輪旅游呈現級數般的爆發式的增長。也催生中國內資郵輪公司的建立。從2012年海南航空開始組建以來、相繼溫州民營企業、渤海輪渡、廈門航空相繼購買國外二手郵輪,為此中國郵輪“借船出!,中國郵輪海外旅游開始有了自主經營的實踐與能力。 在世界海洋郵輪市場上,中國并沒有一席之地。中國走向海洋,不但要造航母,而且要造郵輪。航母一個國家科學技術與經濟實力的象征;豪華郵輪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與藝術設計綜合能力的象征。國務院已經明確發展郵輪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船舶行業從1990年、2005年、2013年已經3次下達郵輪研發課題,但是至今我們仍然沒有形成自主設計與建造能力。國外海洋旅游是從60年代開始,外國人50年走過的歷程,我們能不能5-10年完成?有些領導說:“我們大型海洋工程船舶都設計建造過,設計建造豪華郵輪沒有問題!”但是,郵輪公司并不相信,因為我們并沒有自主設計海洋豪華的業績。巨大的投資,在沒有確實設計方案的條件下誰愿意簽定設計合同?另一方面大量設計方案的準備,在沒有訂貨方的條件下,又有誰愿意提前付出?所以中國海洋郵輪旅游起步階段,購買二手郵輪已經成為潮流。 中國本土郵輪要不要走自主設計自主建造之路,這是關系發展中國民族工業的問題。 但是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1把船舶美學作為一門學科研究,始于20世紀初。船舶業發達的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美國等國家對船舶建筑設計、船舶室內裝飾都有許多專著問世。1930年,英國出版了《船舶室內裝飾》一書。同年日本板恒鷹穗先生著書《優秀船的藝術社會學分析》,30年代日本東京大學和大阪帝國大學都開設了船舶美學課程。1950年波蘭革但斯克工業大學也開設了《船舶建筑學》專業。1982年日本野間恒先生編著了《船的美學》。我們教育部門設置過郵輪專業嗎?船舶與藝術設計相關院校開設過《船舶美學》課程嗎?我國有郵輪設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計劃嗎?沒有郵輪設計人才的培養計劃,沒有郵輪優秀設計團隊,如何設計豪華郵輪? 2我們船舶設計團隊缺乏海洋豪華郵輪的設計經驗,絕大部分的設計師沒有上過豪華郵輪,缺乏親身體驗與實際感受,如果船舶總體設計師缺乏藝術設計的理論,船舶總體設計不能與內裝概念設計想融合,是不能做好郵輪設計的。世界許多豪華郵輪都是船舶設計與藝術設計團隊合作的結晶,F在是大部分船舶設計師不熟悉美學藝術,熟悉美學藝術的設計師不熟悉船舶設計。我們已經有貨船的設計經驗,但是對客船設計我們仍然有較大差距。我們的船舶設計師還不了解豪華郵輪星級標準,又如何勝任客船設計。 3我們的郵輪材料設備配套能夠滿足郵輪建造的需求嗎?貨船與工程船的材料能夠滿足郵輪的要求嗎?陸用裝飾材料能否適用船舶安全要求嗎?國外郵輪裝飾材料有哪些?我們的設計團隊對此了解甚少。我們的《郵輪材料配套體系》幾乎是一個空白。我們的信心與決心不應該建立在“無米之炊”的基礎上。 4我們的船舶行業船艇分會對發展本土郵輪給予多少關注?80年代仿照國外建立起來的船舶內裝專業公司被解散,承接國外豪華渡輪由于沒有經驗虧損后,對豪華郵輪出現畏難情緒。船舶行業缺乏戰略眼光,沒有戰略計劃,在當今郵輪旅游大潮滾滾到來之際無動于衷。當今《全國性郵輪設計與建造研討會》不是《造船行業》抓,而是《開船行業》抓,旅游行業抓。船舶行業協會熱心于私家游艇的發展,對“公眾型”的郵輪給予多少關注。 5交通運輸行業的一些分會對發展本土郵輪又給予多大關注?他們首先關心的目標是為國外郵輪公司創造營運條件,然后鼓勵國內郵輪公司去國外買船,會開的多,錢收的多。對于發展本土郵輪實質性的方案提出的少。組織人才培訓大多是為外資郵輪公司服務的,至今沒有看到培養郵輪設計人才,發展中國自己的郵輪。專家不單單是掛名,更重要是我發展中國郵輪出力獻策!如果自作表面文章,不愿意與國內船舶行業合作,長期下去國家發展郵輪的政策如何落實? 6國家旅游局以及各大旅游公司在當今郵輪旅游大潮中,忙忙碌碌代理外資郵輪,可能旅游界的朋友們認為無論國內國外郵輪,只要召來更多客戶,就有了效益!安徽摪棕埡谪堊サ嚼鲜缶褪呛秘垺,大家想過沒有,在世界郵輪市場,中國處于落后局面,沒有一條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豪華郵輪,這與掘起的大國相襯嗎?中國政府投資建造的一個個《國際郵輪碼頭》,沒有中國郵輪形象不感覺遺憾嗎? 7中國船舶界應該清醒了!應該起步了!國內任何一家船舶設計公司與制造廠,在豪華郵輪內裝技術方面與國外相比,都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有些專家說,中國郵輪與世界郵輪有30年的差距,這可能是作為單一船舶企業相比較,作為中國船舶行業的綜合能力與國外相比,其差距并不是很大。船舶內裝雖然存在差距,但陸地內裝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們應該看到: 1)我國在船艇內裝智能化技術領域,具有多項專利技術,具有在郵輪、游艇與公務船方面的領先地位。 2)國內院校(大連理工大學、復旦上海藝術設計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山東海洋大學、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郵輪游艇科研、教學與內裝設計開發已經有3-5年時間,在國內豪華游艇、游船內裝設計方面有許多創新業績及技術成果。 3) 國外許多優秀郵輪材料在國內都有代理商,由于長期以來,我國是以低附加值貨船出口為主,沒有關注郵輪配套體系。郵輪起步階段,我們可以選擇國外成熟的、船級社認可的材料進行設計與建造。通過應用與學習,我們可以逐步實現郵輪材料國產化。 4)國內許多船舶行業配套廠家,為適應公務船發展需求,已經開始產品升級與轉型。許多廠家看到游艇郵輪發展的形勢,已經研發了為郵輪游艇配套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我們的船舶裝飾材料近年來一直為歐洲豪華郵輪配套。 5)國內船舶設計公司幾年前已經參與了意大利五星級豪華郵輪《奧德賽號》和荷蘭豪華游艇的出口設計。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6)80年代我國出口船大發展階段,船舶總公司組建了國內第一個船舶內裝專業公司《華藝船舶內裝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廣船國際出口瑞典豪華渡輪的內裝工程。并在國內高檔船領域開發、內裝科研、內裝技術交流、內裝標準制定作出了貢獻。 看到我們的不足,是為了明確發展目標與方向;看到我們的優勢與能力,是為了確立信心。無論是歐洲與日本,在建造第一艘豪華郵輪時,都是集中舉國之力,在這方面我們在建造第一艘萬噸船《躍進號》,建造第一艘核潛艇,建造第一艘航母都是這樣做過,現代世界郵輪與傳統世界郵輪一樣,都受到各國國家的重視。如:伊麗莎白女王號、瑪麗女王號、法蘭西號、挪威號等。她們把郵輪發展作為國力象征與國家科技水平與文化藝術水平的展示。我國雖然已經把豪華郵輪發展列入海洋戰略規劃,但是具體政策卻沒有更多扶植本土郵輪,而是更多扶植外資郵輪的發展,沒有國家組織這樣大型復雜的系統工程,發展本土郵輪只能走買船的老路。 那么我們國內船舶設計公司是否考慮過以《聯合設計》的模式開發豪華郵輪?豪華郵輪這個蛋糕應該怎么吃?怎么消化?應該提到我們船舶設計界的議事日程。 世界著名大型客船設計,都有許多建筑師、室內設計師參加。法國1935年建造的大型豪華客船“諾曼地”號,曾集中了全國著名建筑師、內裝設計師參與,挪威1987年建造的大型豪華郵輪“海王”號,歷時5年調研、開發和設計,內裝設計由歐洲最大的室內設計公司英國倫敦邁克尼斯事務所擔任。日本1989年建造的第一艘日本現代豪華郵輪“富士丸”集中了全國最有實力的內裝設計公司,如大丸、高島屋等6家共同參與內裝設計和施工。百年以來,郵輪設計與建造主要被歐洲所論斷,形成了一些專業的《郵輪內裝設計建造公司》如芬蘭美瑞雅公司等。同樣,我國發展豪華郵輪必須建設專業《郵輪內裝設計團隊》?s短研發設計制造周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5-10年時間完成國外40多年海洋郵輪的發展歷程。 國內船舶內裝隨著游覽船、公務船的要求越來越高,船東往往是把內裝工程單獨劃出來,包給有能力的專業內裝公司承包設計與施工。因此建造豪華郵輪,對目前習慣于貨船、工程船的內裝公司來說,無論人才、技術、規模與資金已經不能適應。 面對未來的郵輪開發市場,我國的船舶內裝公司應該如何應對?國內數十家船舶內裝公司哪一家可以登上郵輪舞臺?說到的底你有沒有郵輪內裝設計的高端人才與專利技術,F實是我們的船舶設計院所缺乏美學設計人才,我們藝術院校與裝飾行業擁有藝術設計人才,沒有整合,形不成合力。 因此組建國內高水平的專業郵輪公司又一次提到日程上來。80年代我國開始建造出口船,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總經理柴樹藩出國考察后,在上海地區組建了中國最早、最大的《華藝》船舶內裝專業公司,現在已經解散,現在許多小型船舶內裝公司星羅棋布,星光閃閃。面對郵輪大型、復雜的高端船舶內裝市場,國內船舶內裝公司需要攜手合作,國內船舶設計公司需要攜手合作,參與中國郵輪開發,做前期投入,效益屬于開拓者。讓我們共同為中國郵輪發展立新功,為中國走向海洋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