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郵輪游艇設計聯盟秘書長于建中 2015年2月6日 自1980年以來,世界郵輪旅游業一直以年均8.2%的速度增長,遠遠高于國際旅游業的整體發展速度。2014年是中國郵輪旅游“井噴式”發展之年,中國郵輪旅游產業規模、出入境游客、消費市場等都有了爆發性增長,僅安排從上海出發的郵輪班次就超過220艘,出入境游客數約120萬人次。(2011年從我國沿海城市出發的國際郵輪,全年142艘次),2015年并將繼續保持爆發式增長。2020年中國郵輪旅客數量將達到450萬人次,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有活力和最大的郵輪市場。我國也加快了國際郵輪港口的建設,尤其是上海、天津等國際郵輪母港的建設均已接近國際水平。 郵輪旅游已經開始成為大眾化、常規化的旅游產品。中國旅游市場逐漸從觀光向休閑度假轉型。而郵輪最符合這一趨勢,其還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外籍郵輪公司占據整個郵輪供給市場份額的95%,國內郵輪品牌僅有海航旅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海娜”號郵輪和渤海輪渡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華泰山號”郵輪。本土郵輪公司剛剛艱難起步。攜程旅游也相繼購入了精致郵輪公司(屬于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旗下)的三艘7萬噸級郵輪,2015年夏天有望開設中國的母港郵輪航線, 我國包括上海、天津、廈門、海南在內的多個港口和地區都有租船、購買或擬定造船計劃組建本土郵輪船隊的打算。受國際船舶制造業低迷的影響,歐洲郵輪制造商也在積極尋求與中國客戶的合作,開拓中國郵輪市場,今后,我國研發和制造本土郵輪將成為一大趨勢。 我國曾接待過國際豪華郵輪?康氖鶄城市中篩選出相對有可能發展成郵輪母港的八個港口城市作為樣本。這八個城市包括:上海、寧波、天津、青島、三亞、深圳、大連、廈門。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三大郵輪港口群:東北亞郵輪港口群、東南亞郵輪港口和海峽兩岸郵輪港口群。 郵輪屬于娛樂性、消遣性、消費產業,在產業定位方面,應將郵輪產業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明確郵輪產業歸屬于現代服務業。在郵輪公司組織形式上,鼓勵、支持國際郵輪公司與國內輪船公司、港口公司、旅游公司合作,合資設立國際郵輪公司,鼓勵、支持國內有實力、善經營的企業設立郵輪公司。在產業服務方面,通過股份制改革和戰略性重組等措施,對有實力的相關國有企業進行改革,進入郵輪服務業;通過積極推動大陸、香港、臺灣兩岸三地合資組建郵輪公司或郵輪船隊,以常態化經營兩岸郵輪航線,培育我國郵輪服務業。 2014年2月27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主持召開部務會議,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促進我國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研究制定郵輪運輸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扶持,加快研究本土郵輪扶持政策,大力發展本土郵輪,支持發展中資郵輪,鼓勵企業探索建立郵輪產業發展基金。 2007年國家發改委根據對《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推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報告》(發改交運[2007]3368號)的批示,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質檢總局,旅游局、海洋局、外匯局等部門同意制定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促進我國郵輪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促進我國郵輪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是堅持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的方向,加強政府引導作用和扶持力度,逐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綜合配套政策,統籌規劃,先易后難,協調發展;在郵輪碼頭布局、產業發展、政策配套以及人才培養、郵輪設計與建造等方面邊探索、邊總結、邊改進,循序漸進,逐步完善,實現我國郵輪業又好又快發展。 促進我國郵輪業發展的基本原則:1是市場主導和政府扶持相結合。2是自主發展和對外合作相結合。3是突出重點和協調發展相結合。4是探索創新和規范發展相結合。 當今在郵輪市場“外強我弱‘的形勢下,政府扶持與協調十分重要。大型海洋豪華郵輪我國仍然是一個空白,國家大力發展國家郵輪港口碼頭的同時,沒有考慮中國郵輪的建設。所以幾年來中國新建的國際郵輪港,只能為國外郵輪提供服務,只能賺取一些管理費。2009年12月11日國務院又下達了國發〔2009〕41號文《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十二五 ”規劃還指出,東部沿海城市要 “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 ”,而郵輪旅游業是中國經濟融入國際分工、參與國際市場的一個典型國際化產業。目前,中國郵輪產業的經濟效益主要來自郵輪?拷哟龢I務、岸上旅游服務以及少數郵輪供應服務,郵輪業對當地經濟的貢獻有限,同時也限制了中國郵輪產業鏈的拓展。而組建和發展本土化的郵輪船隊,可能成為 “中國郵輪旅游爆發式發展 ”歷史時期打通產業鏈 “最好的突破機會 ”。 如何組建和發展本土化的郵輪船隊,國內各部門與協會都有不同觀點: 交通運輸行業系統有些專家認為:豪華郵輪中國與國外有30-40年差距,中國現在沒有自主設計能力。中國郵輪設計應該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應該購買國外二手郵輪來發展中國郵輪船隊;船舶行業系統有些專家認為:中船1990年、2005年工信部2013年已經3次下達豪華郵輪研發課題,中國郵輪設計已經起步,只要政府出面整合國內船舶設計與藝術設計力量,發揮國內室內設計優勢,發揮裝飾配套行業優勢。中國本土郵輪應該走自主設計、自主建造之路。因為豪華郵輪是一個國家的形象。是國家科學技術與藝術文化水平的象征。同時這也是關系中國民族工業、中國船舶發展的問題。 事實上,國家把郵輪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發展郵輪旅游不但是發展旅游業,同時也要發展郵輪產業。中國建造國際郵輪港的目的不單單是為外國郵輪服務,更主要的是為中國自己的郵輪提供服務。這是正確領會與貫徹國務院郵輪發展政策的問題。一些制定郵輪政策的專家誤導企業,一味介紹購買國外二手郵輪,不提倡自主設計自主建造,這種做法是不利國家郵輪行業發展的,要信心中國船舶工業的能力。 作為全球第一大造船集團、我國最有實力的造船企業,中船集團將率先有攻克豪華郵輪自主設計及建造的難關。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15日與美國嘉年華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在我國設立合資企業,并在中船集團旗下船廠設計、建造中國首艘豪華郵輪。自此標志我國造船企業邁出自主設計建造豪華郵輪的步伐。 “邁開建造第一艘豪華郵輪的步伐十分重要,不僅反映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水平的提升,更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 新常態 下,找到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結合點,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從目前的旅游和航運市場發展情況看,未來,豪華郵輪的數量還會上升!敝写瘓F董事長胡問鳴說,豪華郵輪與液化天然氣船、航空母艦并稱“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摘下最后這顆明珠是中國幾代造船人的夢想。 中國郵輪要實現國產化當然需要多方努力;有院校教育跨界綜合人才培養問題、有設計院內裝設計水平提高問題、有星級標準不熟悉問題、有國內郵輪配套材料設備不完善問題、還有內裝施工隊伍培養問題。應該看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郵輪發展都是從不熟悉到熟悉的過程。想當初中國沒有原子彈、沒有航母,現在不是也有了嗎?一個國家要有志氣。產業發展我們要走高鐵發展國產化模式,避免汽車引進時,國外品牌強勢,國內品牌弱勢的局面。 實際上,我國船舶設計公司已經與國外設計公司合作參與意大利五星級豪華郵輪的聯合設計、我國造船公司也參與了英國伊麗莎白二世的豪華郵輪的改裝、我國船舶配套企業已經在為歐洲豪華郵輪提供艙室裝飾板與防火門,我國許多裝飾面材供應廠家都是采用先進的進口加工設備生產,并出口國外貼牌后返銷國內。應該看到發展中的中國有能力發展完善郵輪配套。我們相信中國郵輪發展,在國務院政策指導下,一定會實現配套產業國產化!
|